大家好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唐代绘画鉴定和款识研究的概述,很多人还不清楚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伴随着隋唐绘画艺术的发展,这一时期的绘画史理论也大量涌现。其中最著名的有裴孝源的《贞观公私画录》、张彦远的《历代名画》和朱景玄的《唐代名画》等等。这些作品除了描述绘画创作、绘画史、绘画理论外,还涉及到朝鲜和前朝画家的描述,多涉及传记材料、作品记录等信息,为当时绘画史发展的描述、品味、记录及其理论认知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,也为后人探索绘画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。
然而,由于时代的悠久,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作品真迹很少,而且很多都是无款识写的。关于绘画史理论的作品也很多,不涉及相关知识的记载,这使得这一时期的绘画知识研究相当困难。
图1 唐 阎立本 步骤图(宋抄本)
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很多关于宋代绘画知识的记载,也有很多传世真迹相证明。然而,关于隋唐绘画知识的史料记载和传世真迹相对缺乏。虽然隋唐时期的艺术作品已经有了题名,盖章一说,但是直到清朝才有相关的记述。其中钱杜在《松壶画忆》中含有云:“画之款识,唐人只小字,藏树根石,大概书不工,多落纸背。” [1] 在《梦幻居画学简明》中,郑绩说:“唐、宋之间,间有书款,多有不书款,但在石隙间却有乳名印。” [2]
在《中国画款识研究》中,潘天寿还表示:“我国绘画中的标题盖章,虽然大约起源于魏晋六朝时期,但仍然很不流行。然后在六朝之前,所有的画面大部分都没有标题或盖章...盛唐以后,画标题的氛围逐渐产生,但大部分都写在树根和石头之间...清钱杜的《松壶画记忆》说:‘画的知识,唐人只有小字,藏树根和石头,大概不是工人,而是更多的纸背。由此可以看出,唐代画家已经逐渐重视绘画的创作权。” [3] 与郑绩所云相比,钱杜没有提到有知识的作品和作者的准确信息,要么是谣言,要么是为了见证传世的真实历史,这些都是可能的。
图2 唐 梁令瓒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
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藏藏
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,隋唐时期的绘画体系更加完善。根据《贞观公私画录》、《历代名画记》、《唐代名画记录》等理论作品及其后人的相关描述,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分为三类:一类是道教人物,一类是山水,三类是花鸟兽。这一时期的道释人物画代表画家主要包括阎立本、尉迟乙僧、吴道子、张萱、周等。山水画代表画家主要包括展子虔诚、李思训、李昭道、王维、张颖等。花鸟兽画代表画家主要包括薛茵、边鸾、曹霸、韦偃、韩干、韩英、戴嵩等。
图3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(部分一)
有50件隋唐美术作品收录在《中国美术合集·隋唐五代绘画》中,15件作者身份作品和35件名著作品被“图版显示”标注。此外,在这50件作品中,有12件标题作品,其中有7件标注作者和标识作品,分别是阎立本的《步图》(图1、宋抄本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、《六尊人像》卢楞伽(传为真迹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、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》(图2至图4,传为真迹,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)、“不空金刚像”李真(日本京东教王护国寺藏)、韩干的《照夜白图》(图5,传为真迹,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)、韦偃的《牧放图》(宋李公麟抄袭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、《炽盛光佛五星图》(美国大英博物馆藏)张淮兴;《历代帝王图》(图6)分别是《历代帝王图》(图6),藏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)、《阿弥陀经变》(浙江省博物馆藏)、《陀罗尼经咒图》(陕西博物馆藏)、《阿弥陀经变残片》(旅顺博物馆藏)、延寿王菩萨像(旅顺博物馆藏)。
在这些图片中,《步图》中间有“步图”三个字,但是对于《步图》是否是阎立本真迹,仍然存在争议。学者们普遍认为它是宋人的抄本,“步图”三字也是后代的补题。使得赞成《步行图》为阎立本真迹的学者,也多不认同“步行图”这个词就是阎立本。上海美术馆原副馆长、研究馆员丁羲元先生在《再论》中〈步辇图〉《阎立本真迹》一文说:“关于‘步画’的名字,小编根据朱文大印",认定为武则天的款印。” [4] 目前不管“步图”这个词是不是武则天写的,丁羲元先生认定“步图”这个词应该是后代写的,但是《步图》的原著没有款识。所以,以学术界广泛的观点为前提,为后人补题款识的《步步图》对隋唐绘画款识的探索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。
图4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(部分二)
在卢楞伽的《六尊人像》中,每一位尊者都像对合的题记书法,一眼就能看出来自乾隆。此外,还有乾隆和宫廷的收藏印记,毫无疑问,学术界认定画中的标题来自乾隆。此外,每件作品左下方都有“卢楞伽进”四字款,学界也广泛认定为后代补题。以图中乾隆为题,《六尊人像》应为残卷,只剩下第三、八、十一、十五、十七、十八(共6张)。换句话说,这张照片在乾隆时期仍然存在18张照片,而唐人只画了16张罗汉画。因此,人们推断这幅画是五代以后的,徐邦达和傅西年认为是南宋时期的,因此,这幅画不能作为研究隋唐时期知识的依据。
历史上对“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”是否是梁令邈的真迹有不同的看法。这张图曾经藏在宋内府,《图画宝鉴》的补充被认定为梁令邈所做;明何良俊的《书画茶心录》也被认定为梁所做;张丑和茅维认为这是张僧邈所做的;《广川画行》被称为阎立本所做的;清朝入宫时,清朝被认定为张僧画和梁令邈书,入宫时只剩下17张图片。结合梁令邈在天文学方面的造诣,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它为梁令邈所做。原著应该是两卷,它是上卷。
假设今天人们的观点是正确的,除了每个明星和宿舍的篆书名称和形象外,“奉义郎陇州别驾集贤院的待制仍然是太史梁令邈”(图7)的知识对于研究隋唐时期的绘画知识艺术,甚至整个绘画知识艺术发展史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。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》是现有艺术作品中第一部真实意义上写名字的真实故事。如果这个结果成立,这是隋唐绘画知识中最有力的证明,也说明潘天寿“唐代画家逐渐重视绘画上的创作权”的准确性意义不大。
图5 唐 韩干 照夜白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藏藏
李真的《不空金刚像》有“汉名不空金钢”六个字和相应的梵文名,没有名款。在韩干的《照夜白图》中,“彦远”和“李”的名款显然是后人的话题,相当于收藏,不属于创作者的话题。
李公麟临摹韦偃的《牧放图》虽然题为“臣李公麟临摹韦偃牧放图”,但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款应该算在李公麟户下面,是宋人的钱,并不能证明韦偃的《牧放图》原著题目是有知识的。因此,对隋唐知识的研究没有参考意义。张淮兴的《炽盛光佛五星图》在《中国艺术全集》中没有标注作者,但画中有一个标题:“炽盛光佛不是五星神。
正月八日,乾宁四年,徒弟张淮兴画表庆记。 [5] 根据模特知识的书写,可以看出是“张淮兴”画的,但“表庆”说明这个模特知识不是画家自己的题目,与我们一般理解的模特知识概念不同,所以没有参考价值。
图6 唐 佚名 历代帝王图(宋前抄本)
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藏藏
五部作品,包括《阿弥陀经变》和《陀罗尼经咒图》,都是佛经与图像相结合的形式,具有更好的解释和表达图像的意义。《阿弥陀经变残片》界面题为墨笔正楷:“四方有仙号弥陀,众生念善出婆。金殿阁宝树花林,共命咸同花雀图。大历六年四月十八日。” [5] 《阿弥陀经变残片》款识虽有诗词和年月款,但并未书写名款。
“延寿王菩萨像”界面左上角只有“南无延寿王菩萨”,也没有名款。《历代帝王图》一直是阎立本做的,但是《中国美术全集》在收录的时候并没有标注作者。图版显示:“作品没有名款,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为阎立本作品。重要的依据是宋代富饶的问题。据史书记载,今天流传的绢本,是宋代杨褒根据白麻纸唐画传抄,设色赋色。” [5] 可以看出,在《中国美术全集》中,《历代帝王图》的图版表明作者没有被标记为历史依据。
《历代帝王图》没有名款,但是题字很多,长度也不一样,每个君王对应一段题记。从题记的风格来看,前六段题记“晋武帝司马炎”非常整齐,风格相对统一。后来陈宣帝到隋帝的七段题记比前五段相对容易,尤其是陈文帝题记中的“文”字是错写的。作者在原字的前提下加粗重写了一个“文”字,显然并没有完全掩盖原来的错别字,在“帝”和“在”之间补充了“”字(图8)。
阎立本的身份是宫廷画家,很多作品都是奉命而作。即使不是奉命而作,也有“成人教育,助人伦”的比喻。《历代帝王图》的价值和主题都很严肃,很难想象它的知识和写作不够严谨。此外,之前对作者的推断可以得出结论,这部作品并不是阎立本的原著,即使前六组国王雕像是真实的。还可以判断后半部分是后人补画。所以,这个题记作为隋唐绘画款识研究并不具有代表性,而且在方式上比汉、魏晋时期的款识情况也没有明显的发展。
知识艺术的发展从钟鼎知识到楚帛书,再到汉代壁画、石材描绘等。,然后从南北朝到隋唐的绘画应该加强文本、书法和界面的结合,但似乎没有。尤其在隋唐时期,通过上述分析,款识的发展似乎停滞不前。与魏晋时期的一些画作相比,隋唐时期的作品多为无款识、题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据有关记载,这一时期的画作即使题目有款识也多藏在界面“树根石头”等隐秘的地方和角落里,字体很小,不容易被人关注。但是,隐藏在“树根石头”“多落纸背”中的理论说法,并没有可靠的传世真迹相证明。
图7 “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”题识
图8 陈文帝的题记(部分)《历代帝王图》
在魏晋时期,具有一定文人属性的画家群体的出现,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。到了隋唐,随着画家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,画家在画中写名字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。事实上,名款的诞生和产生并不是很成功。这一时期只剩下几个知名问题的画作证,大部分都是补偿或者伪造的,只有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》这个名字的真实性更大。起初,名字并不等同于隋唐以前发展起来的“题名”、“题画赞”、“题画记”、“题画诗”等知识方式。“题名”是“官爵名”,是画中人物的官爵名;“题画赞”、“题画记”、“题画诗”都属于题名的发展模式,都是对所画人物的解释和展示。故事等待内容。而名款则不同,这是画家自我认同观念的体现。
总体而言,隋唐时期流传的画作屈指可数,且多为抄本或伪作,画作中书写款识作品所占比例较小。其中,只有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》这个题目比较靠谱,基于今天学者对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》的结论,其题目“梁令邈”的名款是当今流传绘画真迹中出现的第一款名款,其史料价值极其重要,也是对钱杜、郑绩、潘天寿等人关于唐人题写名款的有力证实。可以看出,隋唐时期,名款的出现和书写为这一时期绘画款识之大发展。
参考文献
[1]钱杜.松壶画记忆[G]//续集四库全书:卷1068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2:855.
[2]周积寅.中国历代画论。 英语类编·注释·研究:上编[M].南京:2007年江苏美术出版社:153.
[3]潘天寿.潘天寿艺术文集[M].北京:198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:128.
[4]丁羲元.再说一遍《步行图》就是阎立本的真迹。[J].2013(4)故宫博物馆院刊:122.
[5]中国美术集团编委会.中国美术集团:隋唐五代绘画[G].北京:201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:图版表明.
Copyright © 2011-2022 玩豆豆_玩游戏找WanDouDo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ICP备案号:浙ICP备20010431号
抵制不良网页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。